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2-13 12:22:50
家庭农场简介范文精选十六篇家庭农场简介范文(精选十六篇)家庭农场简介精品范文(篇一)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紧抓家庭农场培育,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实现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及发展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家庭农场相关工作的通知》(鄂农办函〔2022〕12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实施意见》(武办发〔2022〕6号)工作要求,落实2022年全市新增“六有”家庭农场100家的工作任务。各区农业农村(经管)部门要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总方向,按照我市都市农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家庭农场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特点,将家庭农场作为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载体,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引导,健全家庭农场培育政策支持体系,使其更加具有竞争力,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充盈活力。二、家庭农场培育提升打算2022年全市共培育100家“有合法登记注册、有适度经营规模、有规范财务管理、有先进生产技术、有稳定主导产业、有良好经营效益”的“六有”家庭农场(具体任务分配见附表),逐步实现在每个行政村重点培育1-2个“六有”家庭农场,优先培育贫困村“六有”家庭农场。2022年在“六有”家庭农场中遴选创建6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东西湖区根据需要可自行安排。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精准扶贫村的家庭农场,将奖补资金重点向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的家庭农场、吸引贫困户就业的家庭农场、流转贫困户承包土地的家庭农场倾斜。区级示范家庭农场数量要求同步增长1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区创建,探索系统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家庭农场培育工作整区推进,整体提升家庭农场发展水平。三、资金的分配和管理(一)资金来源:2022年,市级安排家庭农场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6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各区也要从涉农统筹资金中安排资金支持区级示范家庭农场建设。(二)资金分配:市级扶持资金在综合各区家庭农场发展建设状况基础上,采取因素法切块下拨、分配至各区。依据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农场数量、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数量、承包耕地面积、家庭承包户数等。(二)资金管理:各区应遵循“先建后补、公开透亮”的原则,推进和完成项目工作。年底前完成项目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完成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各区要严格按照国家项目资金使用程序及财务管理制度办事,凡发现有虚报、骗取、套取、挪用、移用资金行为的,一经查实,除责令马上纠正并收回所补资金外,取消该家庭农场今后申请该专项资金的资格,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惩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建设资金主要用途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发展的以下环节:(一)专业技术、管理培训,引进优良品种,推广适用技术中欧体育官方app下载。(二)购置农产品加工、整理、储存、保鲜、运销和检测检疫仪器、设备。(三)开展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五)购置农机具不列入补贴范围。五、管理方式(一)市农业农村部门对2022年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提出切块到区的建议,负责组织2022年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监测、评审、认定工作。(二)各区农业农村(经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做好“六有”家庭农场的培育工作,配合做好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的申报和监测工作。(三)各家庭农场应保证项目申报内容的真实合法性。要按项目建设具体实施方案要求按期完成项目建设内容。要按规定使用资金,建立项目台账,准备账目资料、留存必要的电子影像资料。六、实施效果通过项目支持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提高家庭农场在信息、技术、产品加工、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适度规模经营、增效增收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在运行机制、制度建设、财务管理、示范带动等方面规范和创新。家庭农场简介精品范文(篇二)家庭农场调研报告下辛店镇家庭农场调研报告接到上级调研任务后,我们农口组织调研专班到走访了全镇4个类似于家庭农场的种养殖业大户(北堤村王森林、白水湖村王先勇、泗州寺村罗丙田太和村聂正伟),采取数据统计、典型解剖和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家庭农场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总体状况是发展正常,形势很好,农民满足,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一、家庭农场的发呈现状从调查状况看,4个家庭农场的基本状况是:农场主中有3个村干部,1个农民,户平劳动力3户农场主共有机械设备12台套(获农机补贴30万元),以种植水稻、小麦、养鱼为主;土地流转总面积555亩,其中耕地450亩、水面105亩,流转涉及68户是口头协议短期流转;租金亩平约450元,最高的是水面养鱼每亩600元,最低的是60元(汉北河河滩),其中流转土地的粮食补贴由土地所有人所得。4户农场2022年纯收入44万元,户平万元。从4家家庭农场的发展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农场数量增长较快,发展势头良好。4个家庭农场中,有2户从19982022年底开始流转,近几年规模发展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台湖、安定、北堤等村出现到大冶等外地地承包经营家庭农场的现象。据统计,全镇经营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有1502、粮食生产得到保障,特色种植进一步显现。4个家庭农场,全部种植粮食,去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0亩,总产量万斤,亩平1134斤(含小麦),一个人种粮可供150口粮。在粮食生产得到保障的同时,各种特色种养殖的到充分发展,其中白水湖村王先勇种植泥蒿100亩,泗州寺村罗炳田发展精养鱼池160亩,经济效益特别可观,极大促进家庭收入,人均纯收入万元,是当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强,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4个家庭农场中,2022年种植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作业,农场主配有机械设备12台套,机械投入105村民王森林,自有旋耕机、机耕船、收割机等,加上他组建的合作社成员共有的农用机械10台套,总价值40余万元。他家流转土地200亩,其中本村水田50亩、台湖农场50汉北河滩100亩,去年纯收入20多万元。今年,他打算秋季在本村建一座酱菜加工厂,发展带动附近蔬菜生产;秋播时在汉北河附近3个村季节性流转1000亩,连片种植小麦。二、家庭农场发展的困难和问题1、农村土地流转困难。一是部分农户对土地存在思想障碍。有的是“土地命根子”思想浓厚,担忧失了地、丢了根,不愿流转;有的是外出收入高,对那点田、那点租金无所谓,田放那也不要饭它吃,还可以领补贴,也不乐意流转;加之政府对土地流转没有“硬措施”,没有办法制约农户。比如2022年我镇为了发展千亩螃蟹基地,在迎风、彭李、北堤三村协调流转土地,设计40户的300多亩土地流转协议整整谈了5各月才签订。二是土地零散和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旱包子、水袋子”等条件差的田流转难度大。三是土地流转服务还没完全到位。调查的4个家庭农场2个签订了合同,2户是口头协议,其他散户都没签合同。全市农户间的小面积流转80%以上都没签 合同。 2、农村家庭农场融资困难,农业生产后继无人。农业生产周期较长,比较效益低,回 报见效慢,缺乏有效抵押物,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多 数农场实力不强,加上固定资产不多,大部分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取银行, 制约其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大部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想发展扩大规模, 融资很困难。条件苛刻,无法。白水湖村王先勇去年流转100 亩土地种粮食, 农户每亩的租金500 元,他家纯收入也很可观,两相满足。今年他想20 万元,扩大种 植规模到300 亩,因没有抵押无法落实。三是农业人才支撑困难。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 移,从事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结构老化,在家从事家庭农场经营的都是50 岁以上老年人, 子女全都外出工作、务工,再过10 年,“谁来种田”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3、农业社会化服务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农机驾驶与维修、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方面。普遍农户信奉“巧种不如拙闭”(施肥)的老信条,不管田里缺什么,搞两包化肥再说。 一些农民一季稻谷打五六次药,人家打什么药我打什么药。农村盲目施肥、盲目打药的问题 突出,而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只有一名工作人员,面对全镇近6 亩种植面积显得力不从心4、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落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镇域一二渠道淤塞极其严 重,每到旱涝天气,水马齿苋堵塞河道,农业用水根本不能保障。而改造近40 公里的一二 级渠,以一个乡镇财政之力,就好比螳臂挡车。二是虽然我镇部分村进行过土地平整项目, 但依旧有近半村没纳入进来,农业生产仍有很大不便。三是稻谷翻晒困难,每年水稻收获季 节,农民就为水稻翻晒发愁,镇域公路处处都变成了晒场,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家庭农场与土地流转要相得益彰,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带 动土地流转,土地有序流转才能有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三 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是基础,要联合县经管局切实承担起指导流转合同、调整土地承包矛 盾纠纷、搜集发布流转信息等职能,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逐步探索建立 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纠纷调解机制,促进流转关系稳定和连片集 2、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相结合的道路,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题。要大力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援助解决单个家庭农场干不 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合算的事情,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家庭农场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优化金融服务,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家庭农场赐予一定的授信额度, 并赐予利率优惠,允许家庭农场以大型农用 设施、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抵押,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提供优质服务;支 持和引导农业担保机构优先为家庭农场提供担保。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农业基础项目,利用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建 设、低丘岗地改造等各项农业建设项目,疏通河道畅通,加快流转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 家庭农场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 4、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 要内容,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 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首先发展成为职业农民。参照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激 励和支持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回家乡,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呈现 代农业。 5、落实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补贴政策。比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增补贴向专业大 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把今年中央和省新增的农业补贴, 全部单列出来,用于补贴上述对象,其他农民的补贴仍按照去年的标准执行。特别是农机等 补贴,优先补贴家庭农场等种养殖大户。 宁波市家庭农场发展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