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10-07 06:09:01
中欧体育有效激发绿色消费市场潜力作者:杨道玲(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研究员);傅娟(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副研究员);钟晓萌(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助理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也对推进绿色消费进行了全面部署。绿色消费是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绿色消费,培育绿色消费理念,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促进绿色消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绿色消费理念逐步普及,绿色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呈现四大突出亮点:
近年来,绿色生活方式快速兴起,绿色消费理念渐入人心。有机构调研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了解“绿色消费”,其中,“90后”和“00后”对“绿色消费”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分别达70%和79%。可见,年轻群体对绿色消费意识觉醒程度更高。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购买绿色产品、交易闲置物品等方式积极践行绿色消费中欧体育kok官网。2023年有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有73.8%的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或品牌,有68.9%的消费者表示接受绿色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商品,“90后”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溢价接受度最高。
在促进绿色消费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重点消费领域绿色转型突飞猛进。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2023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743万辆,同比增长38.8%。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占有率、保有量均创历史新高。绿色智能家电方面,苏宁易购数据显示,“双11”期间,线下门店绿色智能家电销售占比提升至73%,一站式以旧换新订单量环比增长131%,带动5万元以上品质电器套购订单量环比增长141%,持续推动家消费向“绿”升级。二手商品交易方面,二手交易相关新设企业数量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同比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
越来越多生产企业加入绿色转型行列,推出更多节能环保、绿色有机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生活的需求。截至2022年底,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有效用标单位达27246家,产品总数60254个,同比分别增长10%、8.3%,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服务行业绿色发展也正在兴起。目前,全国已经创建了500多家绿色商场,基本实现了2022年底40%以上的商场建设为绿色商场的目标。绿色化正成为餐饮住宿企业发力的重要方向,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我国已创建绿色饭店1500余家,相比于传统型企业,创建绿色饭店工作为企业实现平均节电15%、节水10%。
物流行业正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从订单、包装、运输、仓储、回收等各环节发力,推行无纸化寄件,推广快递绿色化包装,减少二次包装,使用新能源车进行运输配送等种种做法,推动流通环节绿色转型加速。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超10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超8.2亿个,对比2023年初的目标计划,已超额完成任务。诸多快递企业也在积极研发可循环使用的快递箱,并推行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工作,精减胶带、塑料的使用量,并加大新能源物流车的使用,电车资源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物流车累计销量为27.71万辆,同比增长10.4%,这些举措加速推动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
尽管促进绿色消费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但要让绿色消费蔚然成风仍需打通三大堵点:
一是绿色消费市场管理不规范。虽然我国已基本建立绿色产品认证的顶层设计,但实践中仍存在绿色产品相关认证较多、不同标准认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够清晰、与国际标准的衔接不够顺畅等问题,标准认证体系尚未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2023年底有调查显示,除“中国能效标识”“有机产品认证”外,其他绿色可持续相关认证标准及标识的消费者认知度均不超过60%,仅有32.2%的受访者听说过“有机农产品认证”。
二是绿色产品市场普及任重道远。绿色产品在销售和推广途径上和普通产品并无明显差异,绿色产品销售区、销售摊位等专门销售渠道尚未建立,公众对绿色产品辨识和消费能力不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成居民表示不能分辨出哪些商品属于绿色低碳商品。还有部分消费者表示“绿色产品虽好,但价格贵、性价比不高”。绿色产品消费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23年限购城市纯电动车占有率为30%,县乡市场渗透率仅为17%。购买成本较高、充电设施不足、能力不足等成为新能源汽车下乡的阻碍。
三是绿色产品供给动力不足。2023年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64.2%的高耗能企业、58.7%的工业企业反映,投入成本高和技术限制是企业推进绿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绿色技术创新人才,绿色技术创新强度较低,还有部分企业面临绿色技术体系分散重复、运行效率不高、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制约着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
促进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这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绿色消费需求仍待激发和释放,促进绿色消费长效机制尚需完善,绿色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需从三方面持续发力。
一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绿色消费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完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吃、穿、住、用、行、游等方面绿色消费品销售的统计,更好地衡量和监测绿色消费发展情况。探索建立统一的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加强与国际标准衔接,提升绿色产品认证的知名度、美誉度。加大对绿色消费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对绿色产品的监测、监督和管理。
二要鼓励创新驱动,多方发力推动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综合运用税收、补贴、绿色金融等政策,支持企业在技术、材料以及绿色生态圈建设等方面开展创新。引导企业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等研发推广和转化应用,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推行涵盖上中下游各主体、产供销各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制度体系,推动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绿色创新和转型,促进行业协会、平台企业、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等加强合作,推出更丰富的绿色低碳产品和绿色消费场景。
三要坚持需求导向,多措并举释放绿色消费潜力。综合运用媒体广告、公益活动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加强绿色产品的宣传,提升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积极推动绿色产品下乡,探索搭建全国统一的绿色消费信息平台,定期发布绿色低碳产品清单和购买指南。探索实施全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以兑换商品、折扣优惠等方式鼓励绿色消费。推出绿色低碳产品消费激励办法,通过发放绿色消费券、绿色积分、直接补贴、降价降息等方式激励绿色消费,推动电商平台和商场、超市等流通企业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提升绿色产品认可度、辨识度,有效释放绿色消费潜力。
2024年9月19日,云南省文山市小马厂城市田园综合体内,5000亩梯田水稻金黄满溢,农机轰鸣,穿梭其间加速秋收。
“干,才是马列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暑期实践追寻铁人精神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喊出的铮铮誓言,激励着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追寻铁人精神迈出坚实脚步。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