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3-11-27 15:01:43
拓宽农产品市场 中非农业合作重在“授人以渔”日前,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中方明确表示将坚定支持非洲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以务实举措开展非洲粮食作物和农业产能提升行动,助力非洲早日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近年来,中非双方农产品贸易渠道持续拓展,销量稳步提升;中方积极同非洲分享农业发展经验技术,支持非洲国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中非农业合作成果丰硕,农业合作将进一步增进中非传统友谊。
中非农产品贸易稳步增长,贸易额比10年前翻了近一番,农产品贸易供需对接顺利。中方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8%的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待遇,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加快推动检疫准入程序,非洲的水产、作物、咖啡、水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已实现稳定对华出口,推动非洲减贫惠农,满足中国多元化需求。
日前,南非农业、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部宣布,南非实现首次向中国出口大豆,这标志着该国农业出口领域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南非政府于2022年与中国正式签署了有关大豆及其制品的出口协议。该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中国今年计划进口9700万吨大豆,而南非目前的出口能力尚不足100万吨,这意味着南非农业,特别是大豆种植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南非需要充分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和增长机遇,农业生产者也应把握时机,为扩大南非农业出口贡献更多力量。
今年9月,在贝宁总统访华期间,中贝两国正式签署了贝宁鲜食菠萝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贝宁菠萝正式获得中国检疫准入。11月初,新晋获得中国检疫准入的首批1吨贝宁菠萝,经由巴黎转机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主运代理商以展览品无纸化通关形式,上报电子信息、上传电子证书、申请检疫许可证核销,由上海海关全程线上审单,实现申报放行无缝对接。从正式获得检疫准入到实现进口,用时仅两个月,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持下,贝宁菠萝实现了“最快输华”。贝宁菠萝被誉为非洲“甜面包”,是贝宁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当地种植面积超过6000公顷,年产量约40万吨,此前主要出口欧洲、非洲市场。
中非双方积极拓展新兴合作领域,非洲电商网购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非洲农产品在华销量。成立于2014年的kilimall是第一家进入非洲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中国企业,如今已成为东非第一大电商平台,用户规模达千万级,企业既深受非洲民众喜爱,更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南非的芦荟胶、红酒、坦桑尼亚的咖啡,乌干达的水果干等商品。
进入中非合作的新时期,中国对非粮农合作的方式更加注重“授人以渔”。目前,来自中国19个省份的21家单位在23个非洲国家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非农业技术和人才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在非推广,让非洲100多万小农户受益。
中非持续加强绿色农业、蓝色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今年7月,中国和摩洛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签署了中摩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摩将立足摩农业发展潜力和双方既有合作成果,在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中欧体育、有机农业、数字农业、节水灌溉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中国依托“以省包国”农业援外新模式与对口非洲国家在关键领域深入试点合作,农业大省湖南为西非国家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共和国等多国提供农业技术援助,让红彤彤的湖南辣椒出现在非洲土地,香甜的湖南稻米出现在非洲的餐桌上。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在非洲国家推广杂交水稻、复合育种等种植技术,培养当地农技人才。在布隆迪,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用数年时间将当地水稻产量由平均3吨/公顷升至10吨/公顷,实现跨越式增长,援布农业专家组借鉴中国扶贫经验,创新探索出“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推广杂交水稻种植,在布隆迪试点建设了第一个“援布隆迪水稻技术减贫示范村”,结合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定向培养带头人等措施,帮助示范村134户1072人全部脱贫。目前,该减贫模式已成功在布隆迪22个示范村进行推广,受益人口超过3.1万人。在塞内加尔,农业组水稻示范点专家优选良种,适当培育,实现了稻谷丰收。专家表示,本季收获的稻种将无偿提供给当地缺种农户,并通过培训和上门指导等方式大力推广先进水稻种植技术,为实现当地水稻自给自足的远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多年生稻创制及应用是本次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据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介绍,由于只需要田间管理和收获两个环节,多年生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户节省种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在热带地区推广种植。
中国在贸易增长、投资和农业技术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中非农业合作有助于解决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本次论坛期间,布隆迪环境、农业和畜牧业部部长普罗斯珀·多迪科分享了自2019年第一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以来,中布开展农业技术合作取得的成绩,并感谢中国高水平专家组带来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技术,为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佛得角农业与环境部部长吉尔贝托·席尔瓦介绍了该国在养蜂业、水果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方面的优势。认为中佛两国合作潜力巨大,十分期待与中方加强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增加两国在农业领域的韧性。津巴布韦土地、农业、渔业、水资源和农村发展部副部长戴维斯·马拉皮拉介绍了津在推动减贫和乡村发展方面的经验,欢迎中企赴津投资,助津提升农业灌溉水利和机械化发展水平。
谢明明说,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科技馆除将日常工作表现纳入考核外,还想方设法为科普辅导员创造成长条件。”孟永祥介绍,在继续做好“馆校合作”同时,还希望进一步做好校内、校外资源的融合衔接,激发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潜力。
匡廷云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时留影。这让匡廷云对农业研究产生了兴趣……1952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匡廷云毅然选择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土壤农业化学系。投身科学事业六十余载,匡廷云始终用热爱与奉献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并将这份情怀传递给更多的人……
23日18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3日分别公布了2023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30位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16位外籍院士,共计46人当选。
对标新时期历史使命,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跃升计划。该计划在2013年实施的科技创新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以科研团队为基本创新单元的有组织科研,强化重大使命任务联合攻关,打造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增强农业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科技整体跃升和高水平自立自强。
本次增选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进一步强化对候选人的多方位审核,并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切实把好院士队伍“入门关口”,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
3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辞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随后,陈国强又投入新的研究——发现低氧环境下白血病细胞分化之谜,提出Prx Ⅰ/Ⅱ蛋白作为治疗白血病药靶的重要性。
我们所发现的3.5万余起北极湖泊排水事件,为过去20年间北极地区的地表水呈现干涸趋势这一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这项研究细化了水合物分解过程与海水深度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气体水合物分解演化机制的理解,为天然气水合物上升分解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
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愈后多吃白色食物”话题登上平台热搜榜。王芳提醒道,恢复期饮食要避免“肥甘厚味”,也就是高热量、高糖、高油、高盐类的食物,比如红烧排骨、红烧肉。
11月17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丙类传染病发病数排第一的是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主要包括流鼻涕、打喷嚏、嗓子疼等,也可出现咳嗽、咳痰、声音嘶哑等症状;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憋气、喘息等。
近年来,湖北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北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建设了10个湖北实验室,其中,湖北隆中实验室就位于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
强化电商人才引进、培育,广泛应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营销手段,宣传和推广农业品牌,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
“桂热1号”是由广西农科院南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坚果新品种。
为拓展可观测领域,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上多波段云雾观测设备研制及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