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3-12-21 08:29:03
中欧体育登陆入口马井让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播下新的种子!1978—2018,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过去的40年,什邡人自强不息,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壮丽的发展宏图。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看什邡发展新变化”系列报道,我们将走进各行各业、深入城市乡村,和小伙伴一起用心、用情、用行共同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的春风化雨、风云激荡,用最前沿的视角,最切实的角度为每一位关注什邡的小伙伴送上一份历史更迭的答卷!
马井镇地处什邡市西南部,与彭州、广汉市接壤,是德阳市区域重点镇,也是什邡的农业大镇之一,全镇幅员面积39.53平方公里,共有156个村民小组,辖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近3万人。
一直以来,马井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推动了马井经济、文化、产业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如今的马井镇是德阳市区域重点镇,已被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特别是近年来,马井镇坚持农旅结合发展,瞄准“宜工、宜农、宜商、宜居、宜业、宜旅”的发展目标,统筹协调推动产业发展、集镇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逐步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马井镇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当年马井为什么要搞“包产到户”改革?穷则思变,这种变革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1983年秋,马井形成了“包产到户”联产计划生产责任制,各村队开始“包产到户”,这也突破了原来宪法中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和经营模式的规则。
站在村队新修的文化广场上,马井镇玉马村17大队5组村民钟基良自豪地跟微妹儿说:“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实行以后,自己家里有6口人,一共分了9亩地。改制后的第一年我家里就收了8000多斤水稻,除了可以交一部分给国家,多出来的余粮还可以拿到市场上进行买卖。到最近几年,这些稻田年产水稻总量能够达到10000多斤。“
此外,微妹儿从马井镇退休干部卿立强处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马井镇作为农业大镇,一直高产优质水稻、小麦等主粮。现在,村民们根据大春、小春不同节气还种植了青菜、莴笋、芹菜等各类果蔬,以此增加收入。
2016年,“蓝剑 · 牧马岛”超级农场在马井镇五棵树家庭农场生产的蔬菜达到欧盟食品标准的食材获得德国莱茵集团和香港安全食品认证中心GFC的联合认证。
马井镇坚持“生态立镇·绿色发展”理念,建成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特色种殖业,不断为广大市民提供新鲜的果蔬产品。
改革开放前,马井的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数量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吸引社会力量,马井镇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家庭种植户参与,社会化服务跟进”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通过产业链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合作,良性竞争,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竭尽所能、发挥其最大潜能增强生产经营服务能力,抢占市场份额,真正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的,唱响乡村振兴的几重奏。
目前,马井镇有一定规模的泡菜厂3家,大小泡菜作坊30余家,加工制作泡菜的原料—青菜全部来自当地农户,农户种植后企业以“订单”形式按“保护价”收购,一方面保证了食材新鲜健康,另一方面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四川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出产的泡菜与统一企业老坛酸菜方便面配料供货商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让马井所生产的泡菜销往全国各地。
熊猫猪的养殖基地位于什邡马井镇,这是一家集生态养殖,门店销售,体验式消费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公司。其销售门店遍及什邡、德阳、广汉,新都等地。吃优质玉米杂粮,青腾草料长大的“绿保姆生态熊猫土猪”非常受川内食客的欢迎。
翰林院子:马井镇双石桥村12组的五棵红豆树,至今已有349年的历史,其树高数丈,树枝繁茂。数里路外望眼可见,树叶遮阴数十平方米,树下常年潮湿不干,进入秋季后,树周围更是薄雾缭绕,充满灵气。
依据清末翰林罗光烈及其父辈亲手种下寓意“五子登科”的五颗红豆树的故事,马井镇政府将翰林院子打造为文化旅游景观,建成后受到了来往游客的赞赏和好评。
马井元宵会:元宵会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原名“品仙台”、“赛宝会”,数百年沿袭至今。每年的元宵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在马井镇上,自由交易买卖。
近年来,镇政府根据参加元宵节的游客和经营商家的规模,合理规划摊位,增设安保力量,在保留传统民俗欢度元宵佳节的同时为农民经营增收创造出良好条件。
烟区水源工程及湔江鸭子河流域水体综合项目:马井河流纵横交错,境内湔江河支流鸭子河和小石河在马井集镇交汇穿境而过,南部边缘有湔江河支流马牧河绕过中欧体育,另有大小渠堰十余条遍布全镇,形成自流灌溉系统。
马井计划启动烟区水源工程及湔江鸭子河流域水体综合项目,届时,将形成3000亩水面,打造集滨水、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观。镇政府将坚持农旅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打造以乡村文化为主题的更多新景观,促进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近年来,马井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耕地面积明显增加,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散居的农户适度集中居住,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有利于美化、亮化、绿化人居环境,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现在,社区道路和入户路硬化率达90%以上,自来水饮用率达100%,片区内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基本全覆盖。
此外,马井镇在什邡率先完成“点亮什邡”乡村振兴光亮工程路灯安装工作,全镇76个居民聚集点,837盏太阳能路灯全部由社会捐赠,使“点亮什邡”农村光亮工程成为照亮乡村的明灯,提升了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雪亮工程”建设示范镇,马井率先完成了“雪亮工程”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通过与110报警服务平台对接,实现了“雪亮工程”监控系统的全覆盖,对减少犯罪和处理矛盾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的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推进了平安马井建设。
因村落布局、村庄规划、民居设计科学合理,功能完善,2017年,马井镇双石桥村还被评为“省级四好村”。
马井镇金牛村村民张华飞家在2008年地震后损坏严重,经过修整后,房屋整体焕然一新。她告诉微妹儿,现在家家户户生活条件都越来越好了,自己就把家里的农田租给别人种植了,自己经营一些小买卖,时间自由也相对轻松一点。
2008年地震后,马井中心卫生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件设施更加完善,患者就诊的环境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