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1-21 22:03:34
正式发布!事关农民利益近日,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丽水银保监分局、市林业局联合发布《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丽农发〔2022〕37号)(以下简称《意见》),是我市首次针对政策性农险出台的专项性实施意见。《意见》以保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发展和“扩面、增品、提标”为宗旨,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
1.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继续抓好中央、省定险种的落实工作,推进茶叶、油茶、食用菌、特色蔬菜和水果种植等市级特色险种的实施工作。稳步扩大涉及粮食安全和民生的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提高小农户农业保险投保率,实现主要粮食作物愿保尽保,切实巩固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鼓励保险机构围绕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菜篮子工程和经济作物栽培的风险保障需求开发新品种,通过推广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产值产量险等创新险种,满足种养殖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参保需求,扩大保险覆盖面,发挥农业保险“兜底”保障作用。
2.支持县级险种创新扩面。支持县级险种创新扩面。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开发能够体现区域特色,产业规模较大,农户(主体)投保意愿强烈的特色农业保险产品,着力提高地方优势农产品保险覆盖面,实现从“一县一品”提升至“一县多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落实中央、省定财政补贴险种提标工作,重点推进生猪、能繁母猪险种按省定最高保额标准投保,鼓励各地积极推广保额扩展保险。以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为目标,建立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在覆盖农业生产直接物化成本的基础上,增强农户收益保障,有序推进完全成本保险,积极开展收入保险试点,逐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4.拓宽农业保险服务领域。构建涵盖财政补贴政策险、商业险和附加险等多样化组合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满足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探索开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保险产品,包括财产、货运、人身、责任、保证等风险保障在内的一揽子保险产品。逐步将农业从业人员和农机、农业生产厂房等保障农业生产设备设施纳入保障范围。支持开展农民生产期间短期意外伤害保险,鼓励保险机构为农业对外合作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将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加强农业保险与政府减灾救灾工作的配合中欧体育登陆入口,充分发挥保险在事前风险防预、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1.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各级政府不参与农业保险的具体经营,在充分尊重保险机构产品开发、精算定价、承包理赔等经营自主的基础上,通过给予必要的保费补贴、大灾赔付、提供信息数据等支持,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定期对全市农业保险的承保率、赔付率、农户满意度等方面运营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各保险机构要在遵循保险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坚持合规经营与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相结合。
2.强化农业保险市场监管。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秩序的市场竞争,严格执行政策性农险承保机构遴选机制。加大对保险机构资本不实、大灾风险准备金提取不足、虚假承保、虚假理赔等处罚力度,对未达到基本经营要求、存在重大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保险机构,坚决依法清退出农业保险市场。各级农险协调机构加强对保险机构承保理赔情况动态监管,切实保证全市运营的农业保险产品健康可持续。
3.探索开展“农业保险+”。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权)等金融工具联动,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畜禽抵押保证保险,通过“活抵+保险”试点拓展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创新开展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融资。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鼓励发挥农业保险的增信功能,提高农户信用等级,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完善保险条款和费率拟定机制。加强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研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统计,积极推进地区风险差异化定价,建立科学合理的保费费率拟订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完善各类险种保险条款。各保险机构要综合考虑地区风险差异、历年赔付情况等因素,在“保本微利”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保费费率,既保障费率水平的连续性,又能真实反映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状况。探索连续投保保费下浮政策,鼓励实行无赔款优待政策。
2.加强农业保险信息共享。保险机构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动态掌握参保农户和保险业务情况.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和升级农险业务系统,并提升农险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承保、理赔效率。
3.提升保险机构服务能力。深入贯彻“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农业保险服务需要的基层服务体系。鼓励保险机构加强科技创新和投入,丰富线上服务渠道,加快线上线下服务整合,让农户“少跑腿、不跑腿”。保险机构可根据业务需要,配套工作制度,在当地选聘协保员、协赔员等农险专兼职人员,维护基层农险协作人员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提高农险工作人员积极性。
4.落实便民惠民举措。维护广大农户利益,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保险机构要做到惠农政策、承保情况、理赔结果、服务标准、监管要求“五公开”,做到触发即赔、定损到户、理赔到户,不惜赔、不拖赔,简化理赔流程及手续,切实提高承保理赔效率。鼓励将农业保险服务延伸至乡镇、村组,打通农业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农户获得感和满意度。健全科学精准高效的农险评估机制,建立市、县农业保险专家小组,帮助协调定损争议,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专业人员作用。
《意见》明确,到2024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围绕丽水农业种养殖特点,鼓励各地积极开办地方特色险种,对于试点未获得省级财政保费补助的,报请市农险协调办同意后,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资金按20%的总保费比例给予补助。力争实现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5%以上,生猪养殖的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覆盖全市种、养殖主要品种,农业保险保障基本覆盖自然灾害等基础保险责任,逐步扩大收入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