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9-26 07:45:28
中欧体育建安区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建安区紧跟中央和省、市改革步伐,积极践行习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大局,主动对标建安区“十四五”规划和“2236”区域发展计划,持续以思想解放引领改革向前,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释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活力,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破除妨碍我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不断巩固提升改革成效,持续有力推进改革落地,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完善机制,压实改革责任。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下设专项工作小组,由区处级领导担任专项小组组长,牵头抓好重点领域的改革,做到了各项改革有人抓、保落地。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及时印发深化改革工作“两规则一细则”,定期召开区委会、深改委会议,听取各专项小组工作汇报,在抓改革落实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力推动了改革事项落实。健全督导考评机制。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考核内容,实施精准化、精细化考核,切实把改革责任传导到“神经末梢”,有力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细落实。
细化任务,明确目标路径。坚持一盘棋谋划。坚持全区改革一盘棋思想,统筹谋划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和党建领域各项改革,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做到责任清晰、任务明确。坚持一张图施工。把每项改革任务都明确到各专项小组,并对改革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细化时间节点和完成时限,形成详细的“路线图”“施工图”,确保改革责任精准落实到位,改革任务稳妥有序推进。坚持一体化推进。健全完善改革事项会议研究、改革事项审议备案、信息报送等制度,定期对全区深化改革工作进行集中调度,增强改革的联动性,促进关联性改革整体推进、一体化推进。
突出重点,提升改革实效。围绕许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发展定位,大力实施“2236”区域发展计划,聚焦阻碍经济发展的难点、影响市场活力的堵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着力提升改革实效。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积极申建“许昌建安综合保税区”,用足用好发制品行业唯一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政策红利,截止7月28日,已累计出口1031单,货值1.03亿美元,仅三个月出口成交额就突破1亿美元大关。坚持围绕黄河鲲鹏、半导体封测、光通信三条产业链布局招商,黄河鲲鹏产业园3个签约项目实现入驻,产业生态不断完善,继年初远东公司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后,远东汽车传动系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加快施工,实现了从传统到新兴、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在农业农村改革方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首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顺利挂牌成交。乡村产业加快发展,推进“三变”改革,谋划实施“三带”建设,蹚出村内建社区工厂、村外建现代农场的产业发展之路,建成社区工厂38个,一二三产融合经营主体982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建安区旅游开发年推介会火热举行,“大美建安”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以东、西、南、北四条精品旅游路线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构建了“文旅深度融合、多业高质发展”的新格局,荣获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等荣誉称号。
在民生领域改革方面,积极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919人,农村转移就业2128人。大力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龙泉街小学加快建设,建安区一高新校区全面施工,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4所乡镇中小学改造提升顺利进行。“互联网+智慧医疗”二期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许昌医院建设全面推进。1-8月,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53天,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严格落实河长制,定期开展河道排查,水环境质量考核达标。强化土壤监测和“危废”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无污染和疑似污染地块。
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出台《建安区推进基层党建高质量(2018-2020年)三年行动方案》,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创建农村社区党委等抓党建促脱贫、带动乡村振兴模式。在城市建立“1345”党建机制和“五联共建”机制,推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互联互动、开放共享。在机关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机关效能不断提升。在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实行党工团妇共建,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0%以上,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三权三化”“三个微信群”监管模式不断健全完善,民生资金(项目)监管平台在全市推广,权力监督制约更加有力。
建安区第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建安区阔步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建安区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各项蓝图已经绘就,要完成“十四五”规划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的目标任务,必须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要继续解放思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坚决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用新理念谋划发展,用新办法解决问题,用新举措推动工作,在更大空间审视机遇、坚决地“破”、大胆地“破”、彻底地“破”,在“破”中寻求谋事的依据、干事的办法、成事的智慧,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要持续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着力打通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提高政府服务公众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继续推进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农业农村等领域改革,切实把改革释放的红利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动力。
要狠抓开放招商。深度融入全省“五区联动”“四路协同”大局,加快国际发制品交易市场、跨境电商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深化对外合作,拓宽开放领域,做到区外即外、非禁即入,诚邀各类市场主体到建安区投资兴业,让项目、资金、人才向建安区充分涌流。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出口中欧体育登陆入口,更好地融入双循环。
要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让企业心无旁骛抓发展。持续加强企业服务和培育,落实好首席服务官、审批零接触和“13710”等制度,致力营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