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2-12 08:47:25
中欧体育kok官网在学校也能种菜?“城市小菜园”进从化校园启动,该工程鼓励市民自愿自主利用门前屋后、阳台、房顶、外墙、庭院空地及其他可用空间建设“小菜园”,亲身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事实上,随着城市的发展,吃上自己种植的蔬菜似乎是一种“奢望”,市区用地寸土寸金、学习农作技术缺乏渠道……空间、成本等一系列原因让城市难以拥抱大自然,而“城市小菜园”有的放矢,为家庭、机团单位、学校、医院、企业等量身打造专属的“小菜园”,让绿色生活触手可及,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校,作为“广州城市小菜园”工程的重要一员,从化各学校纷纷兴起种菜热潮,校园闲置地变菜地,孩子们变换角色,成了菜园小主人,“广州城市小菜园”工正走进了校园。
“这是西红柿、这是白菜、还有苦麦菜……这些都是我们前段时间种下的。”在西宁小学小菜园绿油油的菜地里,一垄垄白菜、西红柿、苦麦菜、油麦菜等新鲜蔬菜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学生们围着自己种下的蔬菜兴奋地介绍着。
去年11月,西宁小学利用校园空置地建成了农耕乐园小菜园,小菜园的主人是学校33个班的学生。“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很少有人亲眼见过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小菜园里,同学们每天给自己的蔬菜浇浇水,不仅能舒缓身心增进感情,更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农业走进孩子们的童年,真实地感受自然的魅力。”西宁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每块菜地前都竖有两块牌子,一块刻着每班的班名,另一块刻着蔬菜的名称,上面记载着蔬菜的特点、生长习性。目前,西宁小学有33个班,每个班级都分到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由班主任带领学生来共同管理,所有蔬菜种子、肥料、农具等均由学校统筹安排。
“33个班的学生、老师成了校园农夫,他们开始认识种子,学习种植,照顾植物,并分享经验。现在,小菜园每天有值日生中午过来给蔬菜浇水、抓害虫等,有的责任田已经收割了好几波的蔬菜了。”西宁小学相关负责人说,学生会把自己在学校收割的蔬菜带回家,哪怕是一小棵蔬菜,他们都会非常开心。“有时候会让家长买相同的蔬菜,和着学生自己在学校种的,一起煲汤或者是爆炒等,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或是群聊里面,让大家也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该负责人说。
“我们种菜时,什么时候开始施肥呀?又要怎样施肥呢?下一轮施肥的时间是多久呀……”4月9日上午,随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自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高级农艺师邓彩联与西宁小学的学生们积极互动,教导学生们园艺知识。
在校园里开辟小菜园,技术是关键。“需要选择适合栽植的品种,以及承担‘土壤’功能的栽培基质如何配比、如何肥料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问题都是要考虑进去的。”当天,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系列活动——广州城市小菜园工程进校园宣传活动走进西宁小学,区农业农村局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人员来到学校提供专业意见中欧体育,指导学生成农业“小能手”。
活动中,来自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高级农艺师邓彩联对同学们进行了“城市小菜园园艺知多少”的主题宣讲。面对同学们亲昵的问候“老师好”,邓彩联以二十多年前曾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带过一阵子三四岁幼儿的经历为切入点,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并时不时进行提问。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与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小菜园,对菜园里种植的蔬菜进行实地科普,视蔬菜种类不同,教授同学们如何对其进行防病治病以及如何正确浇水等。
邓彩联表示,进行农业种植是中国人优良的传统,也是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优良文化,学校积极开展“城市小菜园”工程的宣传工作,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千百年来我们的农耕文化,感受劳动光荣的实质内涵,还可以进一步为同学们普及农业知识,起到智识教育的作用。“只要学校有需要,我们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义不容辞,不定期地进入校园进行指导,为学生带去更多的科普知识。”邓彩联说。
学校通过小菜园让同学们拓展了户外活动,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增长了见识,还收获了更多的成效。“我们的学生在小菜园种菜以后,将蔬菜种植的过程深深印在了脑海里,还将这些画面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而种植的真实体验还让学生们积累了更多的写作素材,他们将这些体验写进作文里,更有真实的情感所在,达到了‘1+N’的效果。”西宁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不单是西宁小学,这种情况在我区大部分学校均有出现,这主要得益于我区积极开展劳动试验学校、劳动教材试验学校的相关工作。一直以来,区教育局大力支持全区中小学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目前全区共有1所省级劳动特色学校,9所广州市劳动教育试点学校,17所广州市劳动教材试验学校。“各试点学校充分结合本校资源及周边乡土资源优势,开发学校劳动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尤其在蔬菜、果树、中药、花卉等的培育种植实践开展较扎实有效。”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广州城市小菜园”工程启动,我区将继续加强对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指导与管理,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同时,继续打造我区中小学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以“耕读从化,知行合一”为区域劳动教育特色,推进校园小农场基地建设。“3月份我们刚刚进行了第一批校园小农场评比,第二批评比也将在6月份进行,我们争取2021年达到每校都有小农场。”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