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5-01-31 04:18:37
什么是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有哪些?案例介绍生态循环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可控制化”为原则,以投入产出最大化、可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化、有害物质排放最小化为目标,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和资源循环、生产绿色等优势。
(1)种养加工复合模式:该种养模式是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核心的种、养、加工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简称种养加工复合模式),其采用清洁生产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该模式依托并整合当地优质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的循环经济,延伸价值链条,促进当地特色农业发展。
种养加工复合模式主要在我国水稻产区、小麦产区等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该模式适用于传统农产品加工,如农户加工豆腐及磨粉后,将豆渣或粉渣作为喂养动物饲料,动物粪便排入沼池后,沼肥用于种植绿色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照明等。其特点在于能够实现农牧的高效复合,形成“粮-畜-肥-粮”的良性循环。
(2)立体复合循环模式:该模式是以蚕桑业、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丘陵山地立体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中欧体育登陆入口,主要依托当地优质蚕桑资源和产业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养殖蚕桑,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地区水、土资源短缺问题。立体种养的循环农业模式主要应用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利用生物循环系统的建立,改善环境、培肥地力、增加产出,进一步挖掘农林、农牧、林牧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土地的集约使用,合理规划时间与空间,实现土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最优发挥。
(2)物质再利用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农业废弃物的多级循环利用,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农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如秸秆、畜粪等的利用,最终实现农业废弃物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和再加工,实现零排放,它包括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及沼气综合利用3种具体模式。
物质再利用模式的适用范围较广,没有地形、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在全国范围内都可广泛应用。
(1)美国精准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精准农业的国家之一。早在1990年,美国将GPS系统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在明尼苏达州农场进行了精确农业技术试验。试验成功后,精准农业开始在美国快速推广。“绿色之星”精准农业系统是美国精准农业技术系统的集大成者,“绿色之星”精准农业系统是基于GPS和GIS系统,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发展而成,广泛运用于大中规模农场的机械化生产中。这种“减量化”的生产方式,使农场主能够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根据每一块农田的具体适用条件,精细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从而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2)英国“永久农业”:“永久农业”是循环经济中废物资源化的一种重要形式,特点是在节约资源和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元素的有效配置达到有利关系的最大化。种植者们循环利用各种资源,节省能源。如用香烟头来收集雨水、变粪便为有机肥料、实行秸秆还田。“永久农业”寻求尽可能节约使用土地的资源,强调使用多年生植物;鼓励使用自我调节系统。耕种土地时,通过多种类种植和绿色护盖等技术来保养土地,监控当地环境,构建绿色发展规划。“永久农业”不使用人造化肥和杀虫剂,通过种植多样性的植物及促使食肉动物进入生态系统来阻止害虫,例如,豆类植物苜蓿能够释放氮气,可使害虫迷失方向。
以上就是有关于生态循环农业的定义、主要模式及国外案例的全面梳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农业领域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本文由作者AG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国瑞士商会(Swisscham):中瑞职业教育2024(中英文版)(35页).pdf
普华永道:2025聚焦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主板、科创板、创业板(71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