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3-08-25 14:52:38
中欧体育登陆入口“百千万工程”催生乡村蝶变新场景■2021年,从化区被纳入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是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上七点,从化区龙潭村的香姨已经和往常一样来到家旁边的亲子农场辛勤劳作;与此同时,同村的邝燕玲和孩子道别,骑车去离家三分钟路程的民宿开始一天的管家工作;在增城区龙新村,新农人莫丽贤则正准备接待从市区来到自家家庭农场体验农耕生活的客人们……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广州市“二次创业”再出发的重要抓手。8月8日,新快报记者走访从化、增城两区,走进田野、对话村民,感受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切实成效。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微风拂来,一望无际的青绿稻穗迎风起舞,奏响一曲丰收的乐章。这样美如画的万亩良田,在广州就能看到。
2021年,从化区被纳入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其中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是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万亩良田这片占地面积1.3万亩,覆盖8个行政村和11.7公里河道范围的土地上,一场大刀阔斧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正热烈推进中。
激发耕地抛荒活力,是拉动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引擎。“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的整治工作分为农田整治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和数字化工程。”项目负责人魏景阳向新快报记者介绍,过去项目地块易发旱涝,打击当地村民的耕种积极性,长此以往便出现许多荒地。为此,项目对区域农田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将其改造成适应智能化管理和机械化作业的标准水田,同时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以满足水稻种植对水源的需求。
而在项目实施之前,万亩良田示范项目仅用2个月即完成约7000亩土地流转,关键在于把村民利益放在首位。月荣村党支部陈焕平对此深有体会:“我们村的耕地长期荒废,如今村民以每亩1500元的价格出租给企业,同时村社能获得每亩100元的补贴,项目招聘也是优先当地村民,因此大家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都很高。”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是项目的首要目标。为此,从化区引入从化区城投集团,建设约8000亩连片“双高”水田,以集约化、智能化、机械化的方式种植丝苗米。与此同时,城投集团也在不断探索项目的开发潜能。“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所以如今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项目产生持续造血的能力。”集团总经理李定怡透露,接下来将投入超过2亿元引入亲子乐园、田园民宿等项目,并计划打造全省最大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
“宝宝,妈妈出门上班啦!”每天早上,龙潭村村民邝燕玲都会这样和孩子道别再出门上班。骑上电动车,不出五分钟,她就到了工作地点——天天惦记民宿。
今年年初,邝燕玲从村委会得知村里有一间民宿即将开业,并且正面向本地村民招聘民宿管家,这对本身有高校后勤工作经历的她来说正是个绝佳的工作机会。“因为原来的工作地点太远,所以我在结婚生子后就辞职了,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从民宿回我家只需要三分钟!”邝燕玲高兴地告诉新快报记者。
邝燕玲工作的民宿紧挨万亩良田,由村民自建房改造而成,三层共设9个房间,主要依托越秀风行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经营。和万亩良田一样,该项目是从化区引入国企搭台的一大探索,由越秀集团进行开发。项目以“三街、两园、两带、两基地”为规划,着力发展23大文旅业态,预计建成后每年可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为村民村集体增收一亿元以上。
目前,项目首开区共享农场、龙潭之窗、夯土书店、财神庙等重要节点已完成建设,一期基本建成,二期春夏冬广场、乡村振兴产学研运营中心、徐家大院、华美牧场等建设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完工。
记者走在项目的龙潭旧墟风情街上,看到道路整洁开阔,路两侧的房屋门面整齐划一,墙壁粉刷如新。龙潭村党总支部夏敏光告诉记者,项目开发之前,这里和大多数乡村一样,房屋破旧、道路凹凸不平,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项目开发以来,龙潭村不仅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以前,村民香姨一直在家务农并自产自销。今年,她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我现在在亲子农场工作,每月有3500元的工资,月休四天,比以前自己种菜卖菜要稳定得多。”夏敏光表示中欧体育官方app下载,依托该项目,全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两年间增加了近1万元。“除了有土地的租金收入,已经有200多个村民在这里就业,此外还有很多年轻村民回家创业,在风情街开奶茶店、手工艺品店等等。”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以“村公司+合作社+手艺人+社会投资者”模式,引导当地村民与投资方共同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共同投入、共享收益、入股分红”方式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持续增收。
美丽乡村的建设同样在增城区开展得如火如荼。8月8日,新快报记者来到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人们正驾驶着播种机穿梭于田野之间播栽晚稻。近年来,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广优质丝苗米种植,建成规模3500亩的5G智慧稻场,核心区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面积30000亩以上,集种植生产、观光休闲、研学旅行于一体,是全市唯一入选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拟创建名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时值暑假,增城区龙新村的村民莫丽贤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客人到她开设的家庭农场体验田园生活。大学毕业后,莫丽贤和村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选择外出务工,并在企业一路打拼到高管职位。2021年初,她得知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在家门口。怀抱着建设家乡的热忱和对产业园发展的敏锐触觉,她毅然辞职,回到龙新村成为一名“新农人”。“我当时想的是,不仅要种好丝苗米,还要把这里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两年前实地调研时,莫丽贤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成群白鹭飞过眼前,才真切感受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这里是不种水稻的,恢复水稻种植之后意外收获了许多附带资源,比如以这里为中心的三公里范围内,已经发现超过280种鸟类,现在已经成为观鸟爱好者的打卡点之一。”
经营家庭农场,莫丽贤不想只局限于给人们体验耕作,而是将目光投放在产学研项目上。“我们现在和很多高校合作,共建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邀请他们来拍摄农产品和直播带货。”她还关注到家乡小朋友的假期活动比较匮乏,便邀请学校举办公益夏令营,让乡村孩子享受城市的美育教育。
从“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莫丽贤只用了两年,但她也深知一点:“如果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我是无法做这么多事情,这一切都有赖于‘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她感慨道,“它带来的人流和经济力量催生了村民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大家一起爱护家园,支持和配合政策实施。”
为了培养更多“新农人”助力“百千万工程”,增城区的莲花出水农科小镇、云水禅心人文小镇重点产业基地已连续两年参与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蜜蜂计划,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人才返乡下乡就业创业,并在过程中为青年投身乡村运营、优质创业项目链接乡村产业资源提供助力,高质量打造青年参与乡村运营和乡村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