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10-08 02:18:10
中欧体育登陆入口探析国内当前绿色农产品发展状况文号:03UJM8;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我国绿色农产品生产主体发展现状,我国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我国绿色农产品消费和出口情况,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向,我国绿色农产品结构需要优化,我国绿色农产品企业结构不
探析国内当前绿色农产品发展状况目录1、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1.1我国绿色农产品生产主体发展现状1.2我国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1.3我国绿色农产品消费和出口情况2、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向2.1我国绿色农产品结构需要优化2.2我国绿色农产品企业结构不合理2.3我国绿色农产品企业国际竞争力太弱2.4认证标准落后,阻碍绿色农产品出口正文当前,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营养、健康、安全且对环境和动物友好的食品,因此绿色农产品的概念被广泛传播。绿色农产品可定义为采用特殊生产方法生产的优质、安全、无公害食品,并经特殊机构认证和批准使用绿色农产品标志。其中“绿色”代表无污染、安全和无公害的特点。绿色农产品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首先,绿色农产品产区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经过严格的环境监测,才能将绿色农产品及其周围环境评价为安全可靠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产品和生产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绿色农产品标识已经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标识[1]。自1996年以来,绿色农产品已被分为A级和AA级。其中AA级绿色农产品是经特殊机构认证,并被批准使用AA级绿色农产品标识的食品。其生产环境质量符合环境标准要求,化学合成肥料、农药、兽药、添加剂等对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化学合成成分,被禁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对于A级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化学合成物的使用受到极大限制,采用有机原生态的方式生产,产出的产品符合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标准。早在1990年,农业部就正式启动了我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的事业,1993年农业部出台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的部门法规,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由此进入了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学术界从绿色农产品的概念界定、生产消费、政策支持等方面展开了充分的研究[2-8],但多侧重于具体环节的研究,系统化的研究较少。笔者从绿色农业主体发展、生产情况、消费和出口情况3个方面,系统地对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进行判断,重点挖掘我国绿色农产品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及认证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向,为生产性服务发展提供依据。1、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1.1我国绿色农产品生产主体发展现状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主体主要为小规模生产的小农户和大规模生产的农业公司,其中农业公司是绿色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对者,因此这里主要讨论农业公司的发展现状。我国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主体是农业公司,农业公司近几年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由表1可知,获得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公司从2011年新增2683家到2017年新增4422家,新增公司数量增幅明显;获得绿色农产品标志的产品总数也从2011年的16825个,增加至2017年的25746个[9],这表明,我国的绿色农产品市场空间广阔,发展迅速,产品丰富,种类多,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主体也在不断增加,绿色农产品市场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表12011—2017农业企业发展情况由表2可知,2013—2017年,我国认证的绿色农产品个数在不断增长,其中按照类别分类,农林及加工产品由2013年的14097个发展为2017年的19629个,增长了39%,畜禽类产品由1170个发展为1354个,水产类产品也保持基本的不变,饮品类产品由1656个增长到2253个,其他产品也有明显的增长,由1493个发展到2017年的1876个。表2绿色认证农产品认证个数由表3可知,在历年发展中,认证农产品的比例相对稳定,农林及加工产品占比重最大,由2013年的73.9%发展到2017年的76.3%,畜禽类产品、水产类产品、饮品类产品和其他产品比重基本保持稳定,表明我国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相对稳定。表3绿色认证农产品认证个数占比目前,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已覆盖全国各地。1997—2007年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本统计指标见表4[10]。从总体上看,截至2007年,绿色食品企业数量超过400个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中部和东部地区,其中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462家,辽宁省417家,江苏省713家,浙江省502家,山东省418家,湖北省445个,共占全国总数的51.5%。绿色食品品种超过1000个的省份,黑龙江省1065个,辽宁1090个,江苏1924个,山东1053个,湖北省1559个,占总品种的43.9%。全国主要绿色食品主产区的分布具有相同的特征。以绿色大米为例,2006年有6个省绿色大米产量超过50万t,即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安徽和湖北,其中3个是北部省份,两个中部省份和一个东部省份。6省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2.2%,特别是黑龙江产量249.75万t,占全国总量的31.3%。此外,还建立了一些有利的产业集群,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的绿色乳制品产业集群,以及湖南和江西的绿茶产业集群。表41997—2007年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本统计指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是不平衡的。北部、中部和东部省份的工业发展具有更显著的区域优势,而绿色农产品在中国西部和南部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四川、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人口的50%,幅员辽阔、天然资源丰富,绿色农产品的开发潜力很大。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农业生态危机,如水土流失增加和土地沙漠化等。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促进绿色农产品发展西部地区不仅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且对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前绿色农产品的发展与北方、中部和东部相比,西部和南部仍然落后,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1.2我国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如图1所示,近年来,我国绿色农产品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且呈现递增趋势,2013—2917年增长了23%,预计未来也将保持增长的势头继续增长。图12013—2017年我国绿色农产品总产量由表5可知,分类别的认证绿色农产品产量也保持增长的态势,,平均保持5%的增长率,,略有下降,,出现负增长,,,保持了稳定增长。综上,五大类产品,只有农林产品及其加工品和其他产品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其余类别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可能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表5分类别认证食品产量如图2所示,,。综上,农作物种植面积、果园种植面积和茶园种植面积都明显的呈递减趋势,但是结合绿色农产品的产量来看,绿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变小但产量反而增加,这表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朝着集约化、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资金的融通以及市场的扩大,绿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变小,产量不减反增。图2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 如图3 所示,,。综上,前文中农作物种植面积、果园种植面积和 茶园种植面积都呈递减趋势,草场面积、水产养殖和其他种植面积都 呈递增趋势,前文减少的种植面积可能转变为后面的种植类型,政府 应加大对农业企业扶持力度,帮助其在集约化和现代化方面做出突 破。 图3 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 如表6 所示,农作物种植面积、果园种植面积的占比明显降低,而 茶园、草场、水产养殖和其他种植面积的占比都是增加的,这说明, 农作物种植面积、果园种植面积减少的部分转移到茶园、草场、水产 养殖和其他种植面积,同时,农作物种植面积、果园种植面积减少的 同时产量反而增加了,这表明技术水平的提升带来产量的增长,因此 企业要重视技术研发,政府要重视对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表6 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 如表7 所示,2013 年底,全国共有25 个省市共354 个单位创建的 511 个基地通过验收,成为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全国绿色农产品的 模范生产基地,基地种植总面积达到866.67 万hm2,总产量7867.2 万 t,共带动农户1722.8 万户,与基地对接企业达1712 家,到2017 年 底,全国共有25 个省市的480 个单位创建的678 个基地通过验收,被 批准为全国绿色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种植总面积1093.33 万hm2,总产量10670 万t,共带动农户2097 万户,与基地对接企业 达2616 家。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绿色农业食品的品 种和质量都在不断增加和提高。绿色食品品种从1997 年的无公害品种 上升到2007 年的绿色食品品种。虽然我国的种类多,但根据中国农产 品分类标准来看,中国的绿色食品绝大多数是初级加工的产品,即技 术含量低的加工产品。也就是说,生产出这些产品不需要很高的生产 技术,因此它们的附加值和价格都比较低。 表7 全国绿色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总体情况 目前,国内市场是绿色食品的最大市场,约90%的绿色食品在国内 市场销售。在过去的几年里,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意识逐渐提高,越来 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认可并接受了绿色食品,其内需呈现出明显的上升 趋势。在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深圳等许多大城市,绿 色食品通过各种分销渠道销售,包括专卖店、大型超市专业柜台、专 业批发市场和特色超市。政府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讲座中欧体育kok官网、论 坛和区域交易会,进一步引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食品贸易,为绿色 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1.3 我国绿色农产品消费和出口情况 由图4 可知,2011—2014 年,我国绿色农产品消费总额是保持递 增趋势,,其后2014 年开始绿色农产品消费总额呈现下降的态势,到 2016 年之后又开始增长,,再到2017 年的4034.0 亿元,可明显看出 从2016 年开始,绿色农产品消费总额开始上升,消费市场重新开始繁 荣,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11 年开始,绿色农产品消费总额一直是上 升的趋势,表明市场反馈良好,到了2014 年绿色农产品消费总额开始 下降,下降到2016 年达到低点,然后重新增长,市场给与正反馈,绿 色农产品消费市场继续繁荣。 图4 我国绿色农产品消费总额 如图5 所示,我国绿色农产品出口总额呈现不断波动的趋势,2011 年我国绿色农产品出口总额为23 亿美元,2012 年为28.4 亿美元,在 此期间,达到一个顶点,自2012 年开始我国绿色农产品出口总额表现 为下降的趋势,逐年下降到2015 年的22.8 亿美元,从2015 年开始我 国绿色农产品出口总额继续上涨,到2017 年达到25.45 亿美元,综 上,我国绿色农产品出口总额小范围波动,可能是国际市场的需求变 化影响到国内的出口总额。 图5 我国绿色农产品出口总额 2、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向 2.1 我国绿色农产品结构需要优化 绿色农产品可分为5 类,包括农林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饮料 产品和其他产品。在所有类别中,农林产品的比例相对较高,而畜禽 产品的比例相对较低。这种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以高蛋白和动物来源 的食物为特色的食物消费模式不相符。从这种情况看,现有产品结构 需要进一步调整。需要提高畜禽产品的产量,生产在适当的程度上符 合发达国家的客户的饮食习惯,可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经济和其 他可持续能力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生产动物 产品将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水足迹要高得多,且降低资源利用效率, 而降低动物饮食产品会导致健康状况不佳;然而,对中国的农民来说很 难通过减少动物来实现环境目标。调整产品结构和增加动物产品的比 例并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但也许是相对合适的中国绿色农产品行业 的选择,因为可以帮助增加绿色农产品出口,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进 一步激发我国农民对绿色农产品产生更多的热情。如果绿色农产品行 业迅速发展,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 2.2 我国绿色农产品企业结构不合理 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小企业,大型领导支柱企业较少。尽管小公司能 够生产出大量的产品,但是受限于自身体量,议价能力稍弱,没有大 型企业强势;小公司也意味着自身的资金不足,无法支撑起来大规模的 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市场上大量的小公司主要加工初级产品,其 技术含量不足,产品附加值低,这种产品结构削弱了绿色农产品在国 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一方面,绿色农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 品种单一,已成为国内市场的常规产品;另一方面,缺乏深加工产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