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5-04-01 08:16:50
河南隐藏款“赛博”乡村火出圈!阳春三月,漫步潢川城乡,一路繁花,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魏岗镇余店村的企业联盟会客厅内,入驻的企业家热烈讨论着产业转型升级;豫东南生态水产品加工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没有一抔土的水木光州天空农场内,立体种植的彩色小番茄挂满藤蔓……作为全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创制型先导区,潢川县以“城乡融合”为笔,以“改革创新”为墨,书写着老区振兴的“新答卷”。“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乡村全面振兴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构建‘139’工作体系,以片区化理念、融合化发展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城郊融合型乡村振兴路径。”信阳市委、潢川县委赵军伟表示,“我们将坚持以创新的办法、改革的思路推进先导区建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找到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在先导区内,一条蜿蜒的交通循环线个行政村中欧体育kok官网,将曾经的“散装”村落连片成网。“在城市近郊和淮河之间,我们以3个中心乡镇为支点,规划建设280平方公里的城乡融合先导区,打破镇域村界限制,连片发展、连片建设、联动治理,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优化组合。”潢川县副县长司政介绍说,通过构建“2+7+7”的镇村空间结构,稳妥有序推动空心村庄撤并搬迁,重点提升2个中心镇区、4个城郊融合类和3个集聚提升类中心村、7个特色保护类村庄的建设水平和集聚能力。在先导区南部布局大别山青创中心等6个现代产业服务载体、集聚豫东南生态水产品等10个加工集群,连片协同打造工厂化未来农业集群;北部建设小龙虾、稻米等24处规模种养示范基地,形成稻渔综合种养核心区;西部依托黄国故城、文创产业园,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南部工贸、北部农耕、西部文旅”的差异化发展格局。一夜春来,弋阳公园的樱花大道美如童话,游人如织。退休教师周荣带着孙儿走在塑胶步道上,“过去进城要半小时,现在家门口就有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区。”作为“15分钟服务圈”的受益者,她切身感受到城乡服务的均等化。这种便利得益于潢川“五网同构”的城乡基建全面提升。2024年,全县完善公共服务网格,建成交通循环线公里,推动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养老、教育、医疗、商业等服务全配套,加快形成中心村“10分钟生活圈”、中心镇区“15分钟服务圈”。在付店镇晏庄村,13分钟一班的4路公交直达县城医院,留守老人看病不再犯难。城市更新的画卷同样精彩。永济桥建成通车,客运西站投入运营,改造老旧小区7个,受益群众1132户。“现在住的是带电梯的楼房,楼下就是养老服务中心,日子越来越舒坦。”刚搬进安置房的李大爷乐呵呵地说。6个街道成立的国有物业公司,让24个“三无”小区焕发新生。
“这些番茄是去年9月底栽植的,可以连续采收一年。去年12月底采收的第一批,产量已达3000公斤,预计年产量在130万公斤以上,比常规农业种植的产量提高30倍以上。我们和武汉的大型商超已有合作,产品供不应求。”水木光州天空农场场长张褀恺自豪地说。楼上是农场,楼下建工厂。工厂生产未来农业装备,农场种植樱桃番茄等农产品。用现代科技和工业化思维,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未来农业中实现工业化生产、智能化管控、网络化销售,实现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和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正在潢川变成现实。产业示范是先导区建设的一大亮点。围绕乡村产业发展,潢川做强农业科技,省级水稻分子育种与高效生产实验室获批,水木光州天空农场、正大水产品养殖研发基地建成投产,市场化运营正大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1+9”农事服务体系和“1+17+N”物流体系,高效服务农业生产。潢川县县长黄在国表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我们坚持工业化理念和产业化思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潢川依大别临长淮,气候宜人、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美誉,“鳖鸭猪虾、花粉面茶”等特色优势产业远近闻名,农业产业化享誉全国。做优“一粒米”,引入正大集团,建设正大现代农业产业园,逐步实现从种子繁育到水稻种植、从稻米加工到食品加工,全面构建优质稻米产业全生态。
做活“一尾虾”,培育壮大农都农业,打造豫东南生态水产品产业园,实现小龙虾产业“无中生有”,形成东有盱眙、南有潜江、北有潢川的“三足鼎立”之势。做强“一只鸭”,推动华英农业成功重整,入围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构建起鸭产业全链条,聚焦鸭加工、特色鸭、预制菜三大板块,推进食品和羽绒两大全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巩固“世界鸭王”地位,争当“世界羽王”。
做美“一枝花”,借力大别山老区(潢川)现代水网工程,建设花木交易市场和精品园艺博览园,加快由苗木到花木、由花木到花卉、由栽植到市政工程的转型升级,将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
潢川县做大生产载体,开工建设正大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实践示范园,建成黄国文创、魏岗优质稻米加工等12个园区,加快花木产业转移,新建4个基地,推动生态水产业“繁养加”链式发展,年外销鲜活小龙虾1.7万吨、加工虾制品2.3万吨。
做优产业链群,围绕“3+1+N”绿色食品产业体系,以“六化”为路径,实施“五链”工程,推动以黄国粮业为代表的传统农业提档升级,以正大集团为代表的新兴农业换道领跑,建设水木光州未来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实现未来农业谋篇布局,先导区内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2家、省级8家),带动发展强村公司3个,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19家、家庭农场220家,联农带农富农。优质稻米入选国家级稻米产业集群项目,华英农业跻身中国农业企业500强、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农都农业建成全省生态水产品预制菜加工中心。潢川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成功入选全国优质稻米产业集群创建县。
张庄村充分发挥南靠老龙埂水库的优势,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建设集绿色有机、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大力培育发展荷莲特色产业。该村现已建成3公里荷花景观带,莲子种植面积1070余亩。“50岁种莲子,60岁摘莲子,70岁剥莲子”,使当地包括农村留守妇女、高龄老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在内的农民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便灵活就业;莲子精深加工提效益,大力发展食用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莲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规划打造了莲子文化观光带,通过举办“赏荷采莲节”等特色农旅活动,综合发展休闲采摘垂钓、文旅体验等活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小莲子成就大产业,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过程中,潢川千方百计发展乡村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大做“土特产”文章,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增收;同时,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牵引,整合各类政策、资金、资源,加速空间释放和人的解放;盘活土地资源,建成高标准农田13.86万亩,腾退建设用地1200亩,保障产业发展用地2300亩,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引来资本投入,成立河南光州振兴乡村公司,建立“财政资金+平台公司+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体系,吸引国省属平台公司投资29.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1.57亿元,建成运营项目29个、在建11个、拟开建17个。
位于先导区的魏岗镇余店村,拥有22家企业,主要生产大米、糯米粉、面粉、花生制品、木板板材等,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产生了19位农民企业家。余店村党支部张学洲介绍道,现在,余店村通过入股企业,每年的集体收入达50多万元。这些资金除了用于提升村里的基础设施,还为困难户缴纳社保。余店村户籍人口3200多人,但常住人口已经超过5000人,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人口净流入村。
通过集聚乡村人才,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参与下的混合所有制经营模式,潢川县解决农业缺服务、返乡缺资金、项目缺运营等难题,吸纳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参与产业链,建成11个混合所有制项目,引导16家农业企业入驻余店村企业联盟会客厅,膨胀了城镇人口、拉动了产业发展,促进居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增强,也激发了万千乡村“我要发展”的内生动力。
魏岗镇高楼村就是典型代表。作为先导区建设的一部分,高楼村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村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拥有“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两块金字招牌。月月办、常年办的“饺子宴”上,有热气腾腾的饺子、有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有义诊义剪、有暖心的集体生日、有文明卫生户评比……常态化开展的“饺子宴”活动、“三星文明户”评选,不仅传承了孝善文化,弘扬了“养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和谐乡风,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进一步拉近了基层党组织、党群和干群之间关系。高楼村党支部宋保海表示:“我们将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不断强化网格化管理,把网格化管理落到实处,坚持党建引领作为乡村建设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同在先导区的付店镇晏庄村,干净整洁的乡间小路、错落有致的别样民居、朝气蓬勃的特色产业、和和美美的邻里关系、干群齐心的浓厚氛围……让人仿若走进了世外桃源,这是当地深入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结出的硕果。
施少强凭借多年在外奋斗的经验,被选拔为晏庄村党支部。在施少强的带领下,晏庄村党支部迸发出新的活力,人居环境提质、特色产业发展、未来乡村建设等工作开始了大跨步向前。如今,晏庄村在发展草莓、芡实、蔬菜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同时,抢抓豫东南高新区发展机遇,承接全县花木产业转移,引进贵州中旭市政草花基地,形成了农文旅融合的“4+1”产业发展格局,并和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建设1700亩小龙虾养殖基地,依托境内一家3A级旅游景区,开启了“小龙虾郊野夜生活”美食圈。
这只是一个缩影。潢川县印发的《潢川县乡村人才振兴“雁阵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从选、引、育、用、留等方面,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大工程”,大力集聚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进一步构建“头雁”带动、“群雁”齐飞的人才雁阵格局。近年来,潢川县建强基层堡垒,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实施“双领”工程,摸排确定村党组织后备力量84名,选配32名致富带头人任村党支部,先导区内共创建“五星”支部3个,“三星”以上党支部占比70.5%,6个和美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健全村民自治,推行“群众议事厅”制度,打造群众议事平台10个,探索先导区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让民事民议、民治民享。
“如今,潢川大地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争先创优、争星晋级的氛围愈加浓郁。”潢川县委吴永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潢川县正以更大的魄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下一步,潢川县将紧跟“四高四争先”工作总要求,以先导区建设为契机,锚定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县目标,努力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为建设农业强省贡献潢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