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2-19 23:49:36
粮食超级大国美国是如何实现的?饭碗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工业、农业犹如任督二脉,二脉打通,才能傲视群雄,自成一派。美国也不例外,美国人也是人,得先吃饱饭才能去折腾别人。
美国现在到处强行推销它的农产品,单从贸易层面来说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美国通过农产品倾销,挤垮目标地区的农业(农民无利可图,放弃耕作),进而实现美国对其粮食垄断,到那时就不是进出口贸易的问题,而是全面服从。
美国控制着全球一半以上的粮食市场,操纵着全球粮食贸易,还拥有很重的粮食交易定价权。粮食生产能力,是美国硬实力最主要部分之一,尽管与军事、、科技、文化相比不是那么引人注目。
北美殖民地农业格局是由英国制定,北方气候跟英国相近,不允许种植与英国类似的农产品,经济发展方向只能是以手工业为主。而南方,弗吉尼亚、南卡、北卡、佐治亚等地由于气候比较温暖,英国就发展烟草、棉花、靛青(植物染料)等农作物种植,1776年前,最主要农作物是烟草,美国独立之后才是棉花和糖。这也为南北埋下了奴隶制度冲突和经济利益冲突的种子。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主张美国未来的方向是变成一个工业国;而以杰斐逊为首的反联邦党人则主张美国成为一个处处田园风光的农业国。1812年英美战争被英军烧了白宫后,美国才结束了争议,致力于工业发展,否则,美国很可能是另一个阿根廷。
这片土地本来属于印第安人,白人是通过杀戮和驱离,占领了这片农耕沃土。美国独立时只是一个农业国,靠天吃饭。
有人总是说美国是靠“、自由经济”强大起来的,这种话听听就罢了,要是当真那就太天真了。上,美国是精英治理模式,过滤了绝大多数人;经济上,美国由联邦中央政府制定发展计划,避免无序竞争带的重复和浪费,这一点在农业发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美国前几任总统,都是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国民皆是农民,所以就没有专门设立农业部门,有土地只管开垦,先到先得,野蛮生长,到19世纪二十代才开始规划农业布局,先简单梳理一下:
1862年,林肯政府设立了农业部,部长还不算内阁成员,同时,林肯签署《宅地法》,鼓励21岁以上的美国男子向西部迁移,可免费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
如果没有国家去引导他们学习农科技术,农民不大可能去主动接受相关教育。农民眼里只有自己那块地,而精英着眼的是国家未来。
1862年,林肯的农业部成立后,国会通过了《莫里尔法案》,政府规定每个州,必须拨出至少三万英亩的公地,否则违法。这些公地用途是什么呢?
1887年,议员赫奇提出了《孵化法案》,规定各州必须建立农业试验站,州政府每年拨款15000美元用以扶持,1906年提高到30000美元。
根据《莫里尔法案》建立的农学院,成为了各州最高技术权威,有经验的老农“传、帮、带”,凡是有好的技术,就由中央和各州协同推广。
农学院认可的耕种方案,不需要农业部长和分管副州长再去研究批准,就可以落实推广,效率很高。推广经费由中央、州、县负担。
各县市还有代理教育机构,农民有专业知识之后,再由政府引导成立各种专业委员会进行产业细化,比如农艺、畜牧、加工等,“科技小能手”、“种田小能手”、“养猪小能手”不断涌现。
美国政府在马里兰州建立了贝蒂斯维勒研究中心(农业),分支机构在全国有六百多个,另外,还有四个研究所专门研究加工、包装、附加值等。
贝蒂斯维勒研究中心就是现在的美国农业研究服务局(ARS,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分支机构早已经设立到海外了。
农业合作社,如果是苏联搞的,那就叫集体农庄。就像FBI特工叫“联邦调查员”,而克格勃特工就得叫“秘密”,像中国的街头,叫“侵犯隐私”,美国叫“保障安全”美国很喜欢玩这些文字游戏。
美国地大人少,天然有机肥料严重不足,美国人一天拉十斤屎都不够用,还得抢屎。所以大粪,在19世纪中后期就成了美国问题,到哪里去找大粪呢?
1856年8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鸟粪法案》:任何美国公民都可以以美国名义占有无人居住的、未被国家占领的任何小岛。
鸟粪是极好的肥料,富含各种农作物所需要的元素,可以使产量大大提高。短短24年时间,美国人就占领了七十多个小岛,绝大多数岛上都有大量厚积的鸟粪。
为了鸟粪,美国还跟别国产生纠纷,比如南岛(Marcus)跟日本吵;洛沃斯群岛跟秘鲁吵;阿弗斯岛跟委内瑞拉吵有的国家之间还有鸟粪战争。
1893年,有了化学氮肥,一战期间才有了钾肥;二战后,新型混合化肥普及,美国农业产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74年由于受石油危机冲击,美国农业部鼓励使用有机肥,威斯康星州农民积极响应,拼命拉,但大粪根本不够,城里全改为抽水马桶了。
全世界都知道有机肥料又绿色又健康,但各国生活水平提高后,收集成问题了。中国十四亿人口,可以考虑卖点大粪给美国尝尝,助人为快乐之本。
要让1500多万美国农业人口(有人喜欢把这数字说得很少),养活美国3亿多人口,并拥有全球粮食市场绝对优势,没有科学划区是无法想象的。
早期美国农业全部在南部和东部,主要是大西洋沿岸。南北战争后,向中央平原和西部扩展,如何科学地利用土地?
这必须由政府来牵头研究,再作规划。美国政府是通过农业普查,按照专业化程度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划区的。
前三州是美国主要灌溉区,加州是农产品产值最高的农业州,资本最集中,大农场最多,以小麦、水果、蔬菜、畜禽为主。
美国已迈过了自给自足阶段,大农场所从事的都是商品化生产,特点是三高一大:专业化程度高、机械使用率高、劳动生产率高,生产规模大。
美国却老是宣扬“家庭农场”优越性,肯尼迪在1961农业咨文中称:“家庭农场是美国的基本制度”,经济学家也说美国大型农场没有大发展。
小农的土地被银行、保险公司、地产公司及农业资本所并吞,农业必然走向两极化,这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
老人家在五六十年代,就很警惕中国农村会出现这种现象,土地性质改变意味着大地主重新出现。老人家的农业路线,其实就是集约化中欧体育官方网站、专业化、并大兴水利工程,打造灌溉体系。跟美国本质区别就是,农业最终由国家控制还是由资本控制?
有“砖家”却喋喋不休地劝中国把粮食安全寄托在国际贸易之上。美国56亿亩耕地宁可轮休,也不开发商建用地,那些说中国放弃耕地红线的人,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就是良心被狗吃了。
今年初,美国主流媒体说:“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烟”,它怎么不说它祖坟冒烟?
还有人对美国抱有幻想吗?美国是一个可以狠毒到将粮食当成武器的国家(有时间可以专门写写这方面)。
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唯一正确选择,只有在这前提条件下,我们才能谈得上去借鉴美国、学习美国,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等我们任督二脉打通,美国就安静了。